传承非遗文化之魂 铸牢民族团结之根

发布时间:2024-04-16

近年来,我县持续加大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力度,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与民族团结、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新路径,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我县深入挖掘中华优秀非遗文化资源,在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中厚植中华民族情怀,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各地老年公寓、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所组织老百姓开展南曲、民间吹打乐、板凳龙等非遗项目传承展演活动;天问书院面向青少年开展非遗项目研学体验活动;幸福小学设置了土家民俗馆和乡土德育资源库;湖北师范大学附属渔洋关小学将九子鞭、南曲、板凳龙、土家满堂音等非遗文化与课间活动相结合,让师生成为非遗文化、民族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

我县坚持民族文化“走出去”,推动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先后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2023“宜荆荆恩”非遗表演类优秀节目展演;选送国家级非遗项目南曲《茶山春早》《春去夏来》参加全国非遗曲艺周演出,获得优秀展演奖;土家族打溜子、民间吹打乐乐班赴京参加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湖北体验项目展示;南曲、星岩坪山歌等非遗项目参加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宜昌片区非遗展演。

与此同时,我县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和利用优秀非遗文化资源,形成独具魅力的非遗文化旅游体验。五峰非遗传承展示馆常年对公众开展非遗项目普及教育,自开馆以来,先后迎接全国各地的研学旅游团队超500批次、游客5万余人次。我县还将非遗文化融入各类节会活动中,在“长龙宴”上、“烟火喜市”里,各色的土家美食、创意体验和非遗演出,吸引八方宾客纷至沓来。

五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文化的瑰宝,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我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产品、手工艺品等,打造全新的非遗IP,提升产品附加值,五峰崖谷香、天麻冻干片、腊肉干等特色产品受到众多消费者青睐;组织开展各类非遗传承培训和比赛活动,注重提升群众的技能水平,在加强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同时,让传统技艺在创新中焕发新的活力。(全媒体记者官婧 刘卫华通讯员胡静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