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旅游热潮席卷全城

发布时间:2024-05-08

莲沱畔服务区“探索风车”。记者吴延陵、刘昆 摄

这个“五一”假期,宜昌又“火”了!“两坝一峡”的游轮上载满游客,三峡大坝坛子岭“刷爆”朋友圈,G348三峡公路沿线满是“打卡”的游人,连央视也频频聚焦。

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在策划“五一”期间新闻选题时,提前预判“五一”期间的热点,紧紧围绕“旅游”和“劳动者”,挖掘“两坝一峡”经典老牌景区的新亮点,彰显坚守岗位劳动者的奋斗底色,并结合宜昌实际进行采访和拍摄。投稿给央视后,成功被多档节目选用。

这一次,让我们把镜头翻转,看一看今年“五一”宜昌频频上央视的幕后故事。

聚焦独具特色的G348

“‘五一’国际劳动节当然要体现劳动者的奋斗底色!”

“假期里,出门旅游一定是热点!”

“要说宜昌的文旅项目,怎么也绕不开‘两坝一峡’。”

4月25日,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的6名记者开始策划“五一”期间的新闻选题。经过商议,敲定“两坝一峡”的主题。那么该如何把宜昌经典景区的新活力、新特色传递给大众?

G348中国地质科普公路。记者吴延陵、刘昆 摄

“宜昌G348三峡公路好出片,而且是新颖的公路景区,最近在网上可‘火’啦!去年3月,它被授予2022年度全国交旅融合创新项目,全国只有20条!今年‘五一’假期,这里肯定很‘火爆’!”记者们一拍即合,立刻与市交通运输局的工作人员一道,驱车前往G348三峡公路沿线“踩点”。

位于西陵峡北岸的G348三峡公路,前身是始建于1970年的宜莲公路,因三线建设而诞生,全长39.6公里。G348地处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地段,沿线串联起长江三峡工程、西陵峡、三游洞、三峡人家等“两坝一峡”核心景点,是独具特色的三峡旅游廊道。

沿着全长39.6公里的G348三峡公路一路向前,记者一一抵达了沿线设置的7处停车区和2处服务区,最终选取了4处最有代表性的地点取景,分别是明月台停车区,采用镂空造型巧妙设置“天上宫阙”小品;西陵峡0.618服务区,承载和讲述沧海桑田、四季变换的地球故事;星空停车区,以三线故事、沧桑变迁为主题,镌刻三线精神、自然现象和人生追求;莲沱畔服务区“探索风车”,为纪念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致敬科学精神、传递地质知识。

关注坚守岗位的劳动者

“踩点”完毕后,记者和交通系统的工作人员又陆续召开4次碰头、策划会,围绕着“劳动者”的角度,挖掘新闻点。

西陵峡0.618服务区。 记者吴延陵、刘昆 摄

“西陵峡0.618服务区现场除了游客,还有很多穿‘宜昌交通’马甲的志愿者,为游客提供讲解、向导、科普等服务,并从交通建设者的视角,为游客讲述建设故事,科普三峡知识。”从曾经的交通建设者到如今的交通志愿者,这何尝不是一种奋斗?记者们频频点头,“就它了!”

做足了前期的功课,5月2日,出镜记者韩靖雯、摄像记者刘昆带上“长枪短炮”前往宜昌G348三峡公路的西陵峡0.618服务区。

“车太多了,很堵,车辆只能缓缓向前行驶。”记者从宜昌城区出发前往西陵峡0.618服务区,原本40分钟的车程,足足走了近2个小时。

“在路上见到的车辆,除了‘鄂’字打头的车牌,还有不少川、晋、沪等外省车辆,宜昌真是‘火了’!”堵在路上的记者们不禁感叹道。

“镜头往哪里转都是游客,甚至连脚架都很难撑起来。”到了西陵峡0.618服务区后,刘昆扛着摄像机四处拍,只为寻找一个更好的机位。

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的小雨影响了拍摄。被雨淋湿了头发的韩靖雯笑着抱怨:“一会下雨,一会不下雨,怕穿帮,反反复复要拍好几遍。”

“你们来啦!”整个“五一”假期都在西陵峡0.618服务区穿着“宜昌交通”马甲的志愿者张琬灵笑着跟记者打招呼,“我们不仅会跟游客们科普地质知识,也会讲述公路建设中的趣事,希望大家来一趟不只是走马观花地游览,还能有所‘收获’。”

星空停车区。记者吴延陵、刘昆 摄

探访游人如织的“两坝一峡”

“两坝一峡”的旅游线路将葛洲坝、西陵峡、三峡大坝等众多景区串联起来,游客可乘坐豪华游轮逆流而上,沉浸式欣赏自然人文风光,也可在沿线公路上自驾,穿行于风景之中,从另一个角度品味峡江。

5月4日,记者朱颢莹、许正宇前往“两坝一峡”,探寻“五一”期间游人如织的盛况。

艳阳高照,是“五一”假期难得的好天气,记者从无人机的视角,俯瞰“长江三峡1”,船舱外的走廊上站满了游客,不忍错过三峡壮丽美景。

“长江三峡1”是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容量最大的新能源纯电动船舶,其利用清洁水电驱动,充电1次可续航100公里,每年可替代燃油530吨,减少有害气体排放1660吨,是一艘真正实现“零排放、零噪声、零污染”的绿色船舶,主要运行于“两坝一峡”(三峡大坝、葛洲坝、西陵峡)、宜昌长江夜游、三峡升船机等旅游线路。

采访了几名游船上的游客后,记者来到三峡大坝旅游区。一顶略微发白的蓝色帐篷格外引人注目,不少游客在此咨询求助、驻足歇息。

“这是‘帐篷警务室’,民警靠前服务景区,大大减轻了景区的压力,游客普遍感到景区民警效率高、服务好、热情周到。”景区工作人员吕林说。

吕林告诉记者,十余年来,每逢节假日、旅游旺季,三峡坝区公安局都会结合景区实际,在景区内设置多处“帐篷警务室”,将接处警窗口、警力、警务前移至景区,实现人在景中游,警在身边守。“满满的安全感!”朱颢莹情不自禁地感叹道。

“一定要把‘帐篷警务室’的暖心故事宣传出去!”许正宇架好机器,朱颢莹紧邻其右,顶着烈日,一拍就是3个小时。

“您好,我捡到了一张身份证。”下午3时许,有游客在三峡大坝185观景平台,捡到了一张身份证,交给了正在此处巡查的民警李磊。

许正宇一直紧随李磊拍摄,通过多方联系,几分钟后,李磊顺利联系上丢失身份游客所在旅行团的导游,交到了失主手中。而这一幕,刚好被记者的镜头记录下来,并第一时间采访到了满怀感激的失主。

这次采访的新闻被央视多档节目选用播出后,“两坝一峡”和G348三峡公路更“火”了!众多宜昌网友也纷纷为家乡代言:“宜昌又上央视啦!”“我的家乡三峡,真的很美!”“欢迎大家到宜昌旅游!”

……

一句句饱含鼓舞和肯定的话语,让默默无闻的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一线记者心里暖暖的,干劲更足了!“再接再厉,争取让我们宜昌成为央视的‘常驻嘉宾’!”参与此次采编的记者激动地说。(记者沈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