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花乡:百名村民自办“秋晚”歌唱农村幸福旋律

发布时间:2016-09-20

9月15日晚,一场“我参与我快乐”中秋晚会在采花乡红渔坪村激情上演。由红渔坪村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24个节目精彩亮相,百名群众演员登上舞台,千余群众欢聚一堂,同贺中秋,歌唱农村幸福旋律。

  

  夜幕降临,一进红渔坪村,立刻就被喧天的音乐声吸引。演出还未开始,红渔坪村文化广场早已人头攒动,演员们正在后台为登台做准备,或修补眉眼,或默练动作。

  晚会在“中国范”的开场舞蹈中拉开帷幕,群众演员们十八般武艺齐上阵,歌伴舞《祝你健康》、双人舞《康巴情》、广场舞《金珠玛》、山歌《克蚂调》、小品《麻将风波》、打击乐《越来越好》等节目逐一上演,民族歌舞、民俗文化和时尚文艺多元共鸣,把晚会推向一个个高潮,让观众大饱眼福,接连叫好,掌声不断。

  

  “没想到在自己家门口看了一场晚会,还过了一把演员瘾。”登台演出的四组村民徐真兰高兴地说,“我今年已经70岁了,平时吃过晚饭后,就爱和村里的人约在一起跳广场舞。这次听说村里要搞晚会,我们自己演节目,第一个就报名参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有机会登台跳舞,很高兴。”

  “让乡亲们过一个愉快的中秋,增进村民之间的感情,活跃文化氛围,增强灾后恢复重建信心,展示我村健心身、促团结、大发展的新风貌。”说起举办晚会的原因,红渔坪村党支部书记向吉豹告诉笔者,红渔坪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来盛行堂戏、花鼓戏、秧歌、跳丧舞等,也属典型革命老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江南游击纵队诞生地,红色文化底蕴醇厚。早在2009年就成立了“红渔坪村农民艺术团”,卢义先、卢义林、徐家新、陈金玲等乡村文艺骨干,在民俗文化的传承发扬中起到了引领作用。这些年,随着农村日益富裕,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逐渐提高,每天晚饭后,走出来唱歌、跳舞,锻炼身体的越来越多了。特别是在2011年村文化广场建成后,艺术团蓬勃发展,现已是70多人的大队伍,节目编排不断创新,先后推出了《山歌唤醒茶姑娘》、《道情调》等亮点节目,从不同角度讴歌党的好政策,展现农民幸福生活。时逢7.19灾后重建攻坚期,在自家门口搭台唱戏庆中秋,更有助于传递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正能量,凝心聚力,提振精气神。

  

  “不论长得俊与丑,老百姓喜欢跳就行,高兴就好。”红渔坪农民艺术团骨干成员卢义先笑着说,“如今凑一块儿打麻将的少了,平时晚上没事时很多村民都去广场上跳舞,心态好了,身体自然就好了。这次演出,我们平均年龄在50多岁,最大的已经70岁了,我们生活得好,身体也棒,何乐不为。”

  我们在现场看到,24个节目,近3个小时的演出,尽管当晚天气还有丝许炎热,可是在演出中,却没有一个村民走开,大家看得投入、看得尽兴,不时响起掌声、笑声、叫好声。农民自己登台献艺,喜看家乡新变化、文化快乐到基层、全民快乐过中秋,晚会喜庆圆满,激荡澎湃,诠释了凝聚着传统意蕴的幸福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