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传斌入选10月“宜昌好人”

发布时间:2018-11-02

  10月30日,2018年10月“宜昌好人”名单揭晓,17人上榜。具体榜单如下:

  助人为乐

  王淑莲 宜昌市西陵区西坝街道幸福路社区居民

  陈荣华 葛洲坝集团公司宜昌基地管理局退休职工

  樊丹 枝江市公路局党总支部纪检委员、工程科科长

  见义勇为

  叶晓聪 宜昌市西陵区学院街道墨池巷社区居民

  胡琴芳、邓海艳 枝江市农商行七星台支行大堂经理、保安

  敬业奉献

  李莉娥 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

  陈传斌 五峰县湾潭镇武钢大面希望小学教师

  王代华 宜昌市西陵区窑湾街道黑虎山村三组组长

  刘军 宜昌市第二十二中学后勤水电工

  王勇 宜昌大桥养护二站站长

  孙翠林 宜都市陆城办事处尾笔村委会主任

  彭斌 兴山县古夫镇司法所所长

  孝老爱亲

  代新民 宜昌市点军区点军街办紫阳村村民

  王光芬 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镇政府退休干部

  宋文定 秭归县两河口镇王家垭村四组村民

  陈辉 秭归县杨林桥镇天鹅村七组村民

  这当中,五峰湾潭镇武钢大面希望小学教师陈传斌,被评为“敬业奉献”类宜昌好人。在这所学校里只有一位老师,一个学生。他们每天都在演绎着,五峰版的《一个都不能少》。

  

  陈传斌,男, 58岁,五峰湾潭镇武钢大面希望小学教师。3岁时因患病,不幸导致其双臂损伤,左臂完全残疾、右臂伸不直,最多只能举到头顶。1978年,18岁的陈传斌高中毕业后开始走上讲台,在村里当起了老师,没想到这一干就是整整四十年。

  多年来,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生理上的缺陷,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教学质量在全县名列前茅,曾先后二十余次受到湾潭镇中心学校、湾潭镇党委政府、五峰教育局、宜昌市教育局的各类表彰,成为照亮深山学子求学道路的一盏明灯。

  学校就是他的家

  尽管身体残疾,自幼自强自立的陈传斌勤奋好学。

  1978年,18岁的陈传斌高中毕业后,回到村里担任民办老师,一边教书一边学习。1981年他参加中师函授,1985年7月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师毕业,成为全县第一个获中师毕业证的残疾老师。1996年9月,因表现突出,陈传斌从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1996年,陈传斌执教的周家垉小学因为年代久远,校舍成了危房,村里决定翻修,一时间,学生们上课没了去处。

  陈传斌主动请缨,申请将课堂搬到他家,孩子们就在他家堂屋(客厅)里上课。搬迁时,为了给学校节省开支,二十余套课桌及黑板等所有物品,全靠陈传斌用肩膀搬运过去,来回一趟差不多2公里路途,陈传斌来来回回跑了好几天。

  学校搬到他家后,白天给学生上课,早、晚及双休日,陈传斌又忙着帮忙修建新校舍,时常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

  特别是在资金短缺,校舍建设即将停工的时候,陈传斌努力说服妻子,把仅有的500多元积蓄全部借给村里用于建校。得知修厕所时缺木材,陈传斌又从自己山上砍来送到学校。

  在陈传斌的眼里,学校就是他的全部。

  “孩子们是大事”

  1999年11月,进入初冬的湾潭镇寒冷异常,因为风寒,陈传斌染上重感,为了不耽误工作,陈传斌一直带病坚持着。

  忙完一天的教学,陈传斌坐在办公桌前清理账目、给学生补开收据(因学校偏远,开学时单据未送到,需补开),竟连人带椅子倒在地上,碰翻了脚边的小火炉,火炉紧靠右膝关节滚在地上,任其燃烧。

  好在陈传斌的妻子发现及时,将人事不省的陈传斌迅速送往卫生院,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尽管如此,他右腿的膝关节处已大面积深度烧伤,只能住院治疗。

  得知要住院一个月以上,放心不下孩子们的陈传斌不顾医生的再三劝阻,伤情基本稳定就立马跑出医院乘车回到了学校。

  由于膝盖伤情重,白天不能穿长裤,晚上不能盖被子,连上厕所都十分困难,有时刚刚长一点新肉,一蹲就裂开了口子,鲜血直流,同事们看到后都劝他好好休息,他却只是淡淡地一笑说:“没关系,孩子们上课是大事,不能耽误,我这点小伤不碍事。”默默坚持在岗位上,陈老师也因此落下腿伤的老毛病。

  

  陈传斌只有一个胳膊能用,早上起床穿衣比一般人要麻烦许多。

  四十多年来,陈传斌克服重重困难,默默耕耘在这片三尺讲台,小病小伤不离岗,无私奉献无怨言。

  “一个都不能丢下”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陈传斌在偏远的湾潭镇乡村学校教书的日子在飞快的流走,在他深爱的校园里,他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子,看着孩子们走出深山学有所成,陈传斌比谁都高兴。

  方圆几十里地六个村,基本上大部分村民都曾是他的学生。

  每每遇上贫困学生,陈传斌总是慷慨解囊、倾囊相助,遇上学生生病,他总是主动掏钱送医送药、悉心照料。面对学生,陈传斌倾尽所有助力她们学有所成。

  

  武钢大面希望小学。

  “武钢大面希望小学”是在原村里老学校的基础上新建起来的,建成于1997年,开学时有467名学生、25名老师。

  由于学校地处深山、生源减少等种种原因,几经调整和合并,学生和老师越来越少,2006年就只有200个学生10来个老师了,到2010年更只有18个学生8个老师。

  同年,武钢希望小学交由湾潭镇中心学校统一管理,希望小学的很多老师和学生都转到了镇上,一次又一次,陈传斌都把下山的机会让给了其他老师,自己选择坚守在大山里。

  

  学校在深山掩映之中。

  直到2018年秋季开学,这个覆盖方圆5000多人口的学校已经只剩下1名学生,陈传斌也成为坚守的最后1名老师。

  

  每天陈传斌都会按时敲打上课铃。

  每天清晨,陈传斌老师准时来到教室,开始一天的教学工作。

  

  

  陈传斌为陈烨授课。

  10岁的陈烨已经坐在教室等待了,他是学校唯一的学生。陈烨是从医院领养来的,三岁都还不会说话,先后到宜昌、北京等医院检查,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孩子的病还是不见好转,听说上特殊教育学校能让陈烨开口说话,这几年彭慧霞和陈烨试读了周边的几所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学校都没能把陈烨留下来。

  2017年1月,听说离家10公里外的武钢大面希望小学还有老师在教学,彭慧霞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陈传斌,没想到陈传斌一口答应下来,并报镇中心学校同意为陈烨办理了入学手续。

  

  陈传斌带着陈烨做早操。

  下午6点,上完课,陈烨在奶奶的带领下在操场里慢跑,陈传斌也抽空拿出手机和家里的妻子联系。陈传斌的家就在学校的山脚下,但路程却有5公里。陈传斌除了周末回家,其他时间都在学校和陈烨在一起。

  

  陈传斌为陈烨授课。

  一年多来,为了帮助陈烨,陈传斌在网上研究学习了很多有关抑郁症小孩的教育问题,在陈传斌的努力下,陈烨从入学时的一言不发,到学会了读写100多个汉字、数字会从1写到100。

  

  夜晚,陈传斌在为第二天的课程准备,一年多来陈烨的语文课就是学好这十来个字。

  看到陈烨的变化,彭慧霞也很高兴。她说:“我把孙子送来上学,不是想让他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小学毕业读中学,而是想让他在陈老师的帮助下多认识些最普通的字,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男、女等等,想让他长大后能更方便生活,目前来看效果很不错。”

  

  坐在讲台上,陈老师告诉陈烨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在哪里。

  还有两年就要退休的陈传斌说:“6个村就这一个小学和我一个老师,只要还有一个学生,我都要教下去,一个都不能丢下,要让他们都能有好的未来。”